首页

免费舔脚

时间:2025-05-23 01:05:54 作者:探访“世界第一古梨园” 生态保护的“长寿密码” 浏览量:54068

  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,“处暑”有“暑气至此而止”的意思,随着8月20日“出伏”,长达40天的“三伏天”终于结束,但是暑热天气的余威仍在,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提醒,昼夜温差开始增大,气候干燥、降水少,所以这个时候的养生在于预防“秋乏”、秋燥和霉菌。

 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
  1 防秋燥 养肺饮食宜润

 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,但是早晚凉,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,特别是在处暑节气之后,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的气候特征明显。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。 “出伏”之后,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,气候逐渐干燥,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。

  该院老年病科颜延凤主任中医师介绍,中医认为“肺主秋,收敛,肺气太盛可克肝木,故多酸以强肝木”。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。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芹菜、菠菜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。适宜的膳食有芝麻、菠菜、豆腐、百合莲子汤等,有补肝益肾、开胸润燥、益气宽中、安神养心的功效。

  2 防“秋乏” 养神入睡宜早

  出伏以后很多读者朋友容易感到疲乏,很多人会感到懒洋洋的,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秋乏”。

  对此,颜延凤提醒,出伏之后一直到处暑节气,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,很多人都可能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,特别是老年朋友。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,“秋乏”更容易出现。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睡眠问题,可以尝试中医调理。 要减缓“秋乏”,颜延凤建议大家,睡眠尤其要充足,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。与此同时,还要注意日常锻炼,如早晚散步、打八段锦等。

  3 防霉菌 通风换气宜勤

  出伏以后,温度会逐渐降下来,给了霉菌适宜的繁殖温度,而且出伏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,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,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。 夏秋交替时节,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有所下降,加上气候干燥,皮肤也容易出现多种问题。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捷提醒,三伏天的时候空调大开,通风次数少,病菌容易聚集室内,出伏后,要注意通风勤一点,准备换秋装的读者朋友,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,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,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,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。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,以保证良好的通风。皮肤感到不舒服的读者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,排查皮肤疾患。 【编辑:钱姣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殴打头部、背后割喉……纽约地铁站接连发生暴力袭击

江门市政协原常委许建生接受审查调查

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:“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。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,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。”

长途仅安排1名司机?呼北高速交通事故旅行社回应

据悉,本次比赛将为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提供彼此认识了解、相互学习借鉴和相知相交的机会,让世界各国青少年在交流中开阔视野、增长知识、结交伙伴、增进友谊。(完)

内蒙古阿尔山启幕2024—2025冰雪季:冰天雪地,欢天喜地

5月7日上午,茶山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,经过考察了解,胡素婷工作能力挺好的,符合此次晋升条件。茶山镇住建局回应南都记者称,“(公示通告)是真的,(胡素婷)与同事相处好,工作能力强。”

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结果显示:3月份,反映出口、进口订单增加的企业比重均较上月明显提升,预计二季度进出口将持续向好,上半年基本保持在增长通道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网站报道称:“3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表明,中国经济将在第二季度出现反弹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